手執式噴淋試驗裝置的科學使用方法分享
點擊次數:54 更新時間:2025-11-06
在電子電器、戶外燈具、汽車零部件及工業設備的質量檢測中,手執式噴淋試驗裝置是驗證產品外殼防護等級(如IPX3/IPX4)的關鍵工具。它通過模擬自然降雨環境,檢驗產品在固定水壓與角度下的防濺水能力。然而,若操作不規范,極易導致測試結果失真,甚至誤判產品防水性能。掌握
手執式噴淋試驗裝置科學、標準的使用方法,是確保試驗數據準確的基礎。

第一步:試驗前準備與參數確認
明確被測樣品對應的防護等級標準(如GB/T4208、IEC60529),確定噴嘴類型(IPX3用0.4mm孔徑扇形噴嘴,IPX4用多孔擺管或手持式全向噴嘴)、水壓(通常50–150kPa)、噴射距離(約200–300mm)及持續時間(≥5分鐘);
檢查裝置水箱清潔無雜質,供水管路無泄漏,壓力表校準有效;
確保被測樣品已按要求斷電、封堵非測試開口,并固定于絕緣支架上。
第二步:正確安裝噴嘴與調節角度
根據標準選擇對應噴嘴并牢固旋緊,防止測試中松脫;
IPX3測試時,噴射方向應與垂直線成60°角;IPX4則需對樣品噴淋(上下左右各方向均覆蓋);
使用量角器或裝置自帶角度刻度盤精確校準,避免主觀偏差。
第三步:規范噴淋操作流程
啟動水泵,待水壓穩定至設定值后再開始計時;
操作者手持噴槍,保持恒定距離與角度,勻速移動噴嘴,確保水流均勻覆蓋規定區域;
對復雜結構產品(如帶散熱孔機箱),應重點噴淋縫隙、接縫、按鍵等薄弱部位;
全程避免水流直射非測試面或電源接口(除非該接口屬測試范圍)。
第四步:實時監控與記錄
觀察壓力表波動,確保水壓偏差≤±5%;
記錄實際噴淋時間、水溫(建議15–30℃)、環境溫濕度;
若樣品出現冒煙、短路或明顯進水,應立即停止試驗并記錄現象。
第五步:試驗后處理
關閉水泵,排空管路余水,防止噴嘴堵塞;
擦干被測樣品表面,靜置規定時間(如30分鐘)后進行功能檢查或內部inspection;
清潔噴嘴濾網,倒空水箱,存放于干燥處。